股票配资官方公司 蹲点日记丨一次与匠心的“面对面”
钱锦霞股票配资官方公司
9月24日 星期三 晴
在走进席小军创新工作室之前,我对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没有具象化的认识,只能想到门口那几块鲜红的匾额。今天,我们蹲点组一行踏进了这间20平方米左右的工作室。
今年50岁的席小军个子不高,皮肤黝黑,看上去十分干练。他热情地向我们介绍工作室里引以为傲的一件件作品,眼里透出不同寻常的光彩。
来到一件名为“医用护目镜镜片模具开发”的作品前,席师傅说:“我们接到这件产品的生产任务后,连夜开发出了医用护目镜镜片模具,并完成27天生产10万件的任务。”他回忆起当时的经历,咧嘴笑着,像看孩子般动情地注视着那件作品。
在一块焊着“匠心”二字的作品前,工作组成员都有些摸不着头脑:一块钢铁,“创新点”在哪?席师傅给我们解释:“这块钢板上有好几种金属,它们的熔点不同,焊接温度就不同,这不仅需要了解物理知识,还考验焊工的实操能力。”看着嵌在黑色金属上的“匠心”二字,我被深深震撼了,一件普普通通的工业品,不知凝聚了多少一线工人的匠心和勤学苦练。
目光扫过荣誉墙,我注意到工作室的专利类型全是实用新型专利,而没有发明专利,便向席师傅抛出了我的疑问。席师傅解释道:“发明专利主要在科研院所、高校,而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方案主要涉及产品的构造、形状或其结合,所以基本是实用新型专利。”原来,在制造业中,企业的创新工作室就是连接原始创新实验室和产品生产线的“中间创新”平台,触角延伸至产业的神经末梢,畅通了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的“最后一公里”。
离别时刻,我不禁思考,在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征程上,工会组织要助力打造更多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为一线职工创新创造、施展才华、提高技能提供广阔舞台,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一件件创新成果和工业产品中大放异彩。
(作者系全总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蹲点组成员、全总法律工作部干部)股票配资官方公司
富华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