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资平台正规 阿里巴巴物流板块生变!菜鸟3.62亿元向申通出售丹鸟
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鸟持续瘦身配资平台正规。
7月25日晚间,申通快递(002468.SZ)发布公告称,为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全资子公司申通快递有限公司拟以现金方式收购浙江丹鸟物流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丹鸟物流”)的100%股权,本次交易对价为3.62亿元。
丹鸟物流背靠阿里系,隶属于菜鸟。此举也被市场解读为菜鸟“瘦身”,继续精简其业务版图。

转让方有3名
据悉,丹鸟物流的股东,也就是此次交易的转让方有3名,分别为浙江菜鸟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浙江菜鸟供应链”)、杭州阿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阿里创投”)、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下称“阿里网络”),此次交易前,浙江菜鸟供应链、阿里创投和阿里网络分别持有丹鸟物流96.15%、2.95%、0.9%的股权。

浙江菜鸟供应链的背后是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菜鸟”),后者对前者全资控股。浙江菜鸟供应链、阿里创投、阿里网络均为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BABA,9988.HK)通过相关持股主体控制的公司。
初创于1993年的申通快递是中国率先成立的民营快递公司,在电商行业最红火的那几年,申通获得了阿里巴巴的大力投资。至今,菜鸟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浙江菜鸟供应链还持有申通25%的股份,此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根据公告,本次交易完成后,丹鸟物流将成为申通快递的全资子公司,丹鸟物流及其下属控股子公司将纳入申通快递的合并报表范围。
丹鸟物流于2009年成立,其设立初衷正是为了填补淘宝、天猫购物体验中末端配送的不足,进而/p>
2023年,菜鸟在丹鸟物流的基础上推出了自营快递品牌“菜鸟速递”,这一举动在当时被业内解读为对标顺丰、京东物流两大自营快递巨头。在当时激烈的行业竞争环境中,菜鸟速递的核心目标是巩固其在中高端物流市场的影响力。
目前,丹鸟物流主要从事国内品质快递及逆向物流服务,通过全国直营网络为天猫、天猫超市、淘宝等电商平台及消费者提供上门揽收、中转配送、在途拦截、逆向退货、售后客服等一站式快速、可靠和准时的快递服务,并实现送货上门。
从现有资源来看,丹鸟物流在全国约300个城市提供快递服务,运营着59个分拨中心、超2600家网点。2024年度及2025年前4个月,丹鸟日均业务量均在400万单以上。
菜鸟的战略取舍
据披露,丹鸟物流去年实现营收123.51亿元,实现净利润2011.54万元;今年前4个月实现营收为29.65亿元,净利润亏损2.34亿元。
按照菜鸟每年千亿元收入来看,丹鸟物流的年营收大约只占菜鸟的十分之一。
阿里巴巴5月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2025财年(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菜鸟收入为1012.72亿元,同比增长2%,主要由跨境物流履约解决方案的收入增长所带动,部分被其电商业务承担部分物流平台职责而导致的国内物流服务收入下降所抵销。
据悉,菜鸟近年来明确了“国际物流+科技”的战略定位,将重心转向国际物流与科技业务,并全力推动市场化发展,其主营业务已涵盖全球供应链、跨境物流、海外本地快递、物流科技、物流园区等板块。
早在去年9月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菜鸟的对外宣传重点已更加侧重全球化。彼时CEO万霖称,面向未来,菜鸟将围绕全球快递、全球供应链和物流科技创新,不断提升电商物流的体验优势和成本优势。
业内人士分析,国际物流市场客单价高、利润空间大,能更好发挥科技能力的边际效应,是菜鸟未来的核心发力方向。而丹鸟在菜鸟业务中占比不大,出售丹鸟可让菜鸟更专注于国际物流这一“蓝海”市场。
不可否认,菜鸟正在放下争夺国内自营快递业务市场的野心,转而聚焦于全球供应链、跨境物流等板块。随着丹鸟物流的剥离,菜鸟正将筹码进一步押注于客单价高、利润更高的国际业务,但能否在国际市场建立优势、能否通过科技输出提升利润率,将成为菜鸟的关键命题。
申通的精准布局
买下丹鸟物流之后,申通快递又有什么样的打算?在投资者交流中,申通明确了多重战略考量。
首先是响应行业供给侧改革需求;其次是切入高端市场,完善业务矩阵。申通在公告中表示,丹鸟物流在揽派端上门率、时效性上具备优势,2025年前四月综合单票收入显著高于申通的2.02元。通过收购,申通可快速切入高端配送市场,公司产品结构、单票价格等均有望得到优化提升。
更重要的是,这是申通提升服务品质、打造差异化优势的关键一步。
申通快递总裁王文彬在今年6月底举办的申通快递开放日活动上曾承诺,“三年内申通快递的体验必须要做到第一,这是信心,也是我们的决心。”
而丹鸟的自营网络与高品质服务能力,正是申通对标顺丰、京东等自营快递巨头的重要筹码。业内人士认为,申通收购丹鸟绝非简单的业务规模叠加,而是一次精准的战略布局——通过这一动作,申通既能绕开自建高端物流网络所需的漫长周期与低效回报风险,又能提前抢占品质快递的市场红利,甚至有望借此打造出全新的增长引擎,为自身开辟一条差异化的发展路径。
此外,本次交易条款的设置也颇具看点。
自评估基准日至交割日,丹鸟的盈利归申通,若产生亏损由转让方补偿。随着快递行业逐步进入旺季,丹鸟物流的经营情况有望好转,叠加交易完成后双方产生的融合效应,未来丹鸟的盈利能力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
虽然申通对此次交易极为看好,但不可忽视的是两种不同运营模式的整合风险。
丹鸟与申通两者在管理逻辑、成本结构和服务标准上存在根本差异。例如,丹鸟的直营网点需承担更高的人力和运营成本,而申通的加盟体系依赖末端网点自负盈亏;此外,丹鸟日均400万单的业务量与申通现有业务的融合需重新调整路线规划和分拨中心资源,短期内可能引发运营效率下降。
不过,短期阵痛可能难以避免,但长期价值仍然值得期待。未来,这一交易的成败或将取决于申通能否在不牺牲丹鸟品质的前提下实现整合优化,以及菜鸟能否在国际市场建立真正的护城河。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于婉凝)
【来源:经济导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配资平台正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发至邮箱newmedia2023@xxcb.cn,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内容咨询及合作:19176699651;yuanshipeng@xxcb.cn。
举报/反馈富华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